首页

女王调教视频网站

时间:2025-05-24 18:23:40 作者:向绿而行 2025年“伊春生态日”系列活动启幕 浏览量:86506

  中新网晋城10月24日电 题:从乡村蝶变看“千万工程”的山西高平实践

  作者 杨佩佩 杨杰英 张雪婧

  秋日的太行山,天高云淡。长平大地,一场关于乡村的改革从未停歇。

  近年来,山西省高平市真学活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真心实意为民服务、真金白银投向农村、真抓实干打好基础、真感实受注重成效,绘就了一幅城乡美、产业兴、群众富的和美乡村画卷。

304个行政村皆从乡村人居环境破局,梯次推进。(资料图片)  李娜 摄

  梯次推进 人居环境美起来

  “现在的环境是真好了,村里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,让人的心情也更好了。”环境好,是这几年高平民众对乡村最直观的感受。

  建宁乡郭庄村是2024年高平市打造的精品示范村之一。村内一棵4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迁。然而,大槐树周边的环境,却破坏了村民们对家乡美好的记忆,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与村民的日常生活。

  “都是旧房子,破烂不堪。”在村里住了一辈子的郭根旺,提起之前的情景,难掩失望。

  如何能让老槐树重新焕发生机?如何能在“千万工程”中先走一步?“从人居环境提升开始。”郭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杨文广说,2021年,村里启动了老槐树片区改造工程,拆违建、修道路、搞绿化,共拆出了9000多平方米土地,不仅建起了口袋公园、篮球场,还实施了整村的“三改”工程、网线入地工程和街道亮化工程,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。

  郭庄村的蝶变故事在高平俯拾皆是。304个行政村皆从乡村人居环境破局,梯次推进。

  截至目前,高平市已拆除违建152万平方米,腾出土地2725亩。自来水覆盖率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%,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1%。

高平有61个中国传统村落,古院、古建众多。(资料图片)  李娜 摄

  文化赋能 村庄底蕴厚起来

  “家风一词,始见于西晋潘岳的《家风诗》。通过歌颂祖德,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……”在寺庄镇伯方村的传统文化国学馆,孩子们或漫步馆内,聆听历史长河中的家风故事,或悠然而坐,和圣贤交流、与经典对话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  伯方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中国传统村落。拥有古代廉吏毕振姬、好人毕腊英等人文资源,在“千万工程”中,伯方村以“礼文化”为核心内容,打造了“一街两馆一基地”,形成乡村旅游新业态。

  高平有61个中国传统村落,古院、古建众多。怎样扬其长、补其短、去其乱,实现特色化、差异化发展?与伯方村一样,坚持打好文化牌,把沉睡的古文化、古资源唤醒,是高平的“法宝”。

  “我们沿着太行一号公路转了转,发现高平的村都很有自己的特点,都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记忆点。”从长治自驾游而来的杨倩和家人道出了高平乡村发展的“根”与“魂”。

  去寺庄伯方,听听毕腊英的善举;去喜镇苏庄,与心爱之人邂逅;去神农中庙,探访八坊三十六院;去野川杜寨,回顾往昔峥嵘岁月……以人居环境起步,逐步延伸到产业兴旺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,从填补生活设施短板,到打造特色文化名片,高平村有村味、乡有乡愁。

经过十几种工序,根根铁丝和色彩斑斓的绸布就变成了造型各异的花灯。(资料图片)  李娜 摄

  真金白银 农民口袋鼓起来

  造型、喷涂、接电路、裱糊……经过十几种工序,根根铁丝和色彩斑斓的绸布就变成了造型各异的花灯。

  三甲镇北庄村的花灯在高平市小有名气,村里有不少人都在花灯厂谋生。75岁的赵保弟就是其中一员。“以前都是在家里闲谈话呢,现在糊上灯能赚钱,我们的生活也更红火了。”

  近年来,北庄村依托社火文化发展社火产业,创新推出各类社火节目和民俗表演,同时积极探索“龙头企业+强村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盘活周边村落及本村彩灯工匠、社火团队资源,打造了集服装、道具、演出为一体的“社火超市”,目前已有500多名村民通过社火产业实现就业增收。

  “千万工程”,千条万条,让民众受益是第一条。

  高平市每年把近50%的财政资金投向农业农村,在引导科兴、国投、农投、文旅四大国企,投向农村、联农带农、让利于民的基础上,充分撬动民营企业、个人等各类社会资本流向农村,并以“五彩农业”、文旅康养等为带动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加快把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。

  截至目前,高平80%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,50%以上的村达到100万元。(完)

【编辑:胡寒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产研学界为推动柬埔寨生态文明建设献智献策

从“嫦娥”揽月到“羲和”逐日,从“蛟龙”深潜到“北斗”组网,从最长的跨海大桥到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……这些科技成就、超级工程,离不开梓匠轮舆一丝不苟的实干,刻印着大国工匠矢志卓越的身影。

藏新青三大保护区联合行动:守护生态 共筑安全屏障

8月6日傍晚,受上游回波影响,南京主城区部分区域出现雷暴大风天气,暴雨倾盆,加剧下班高峰交通拥堵程度,不少网友称“终于被‘局’到了”“虽然还是很热,好歹雨终于来了”。

中国民族音乐周即将在福建厦门举办

《大格局: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》在京发布

“春节期间每天都没怎么动,吃得也比平时多,所以今天趁着午休时间赶紧来动一动。”正在撸铁的小邹告诉记者,自己原本是想着避开晚上的人流,没想到中午也有这么多人。

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 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偏高

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,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。更好统筹贸易、投资、通道和平台建设,在市场准入、要素流动、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大胆探索、先行先试,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。加快建设重要陆路通道、河海航道、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,完善面向东北亚开放的交通运输网络。要加强自贸试验区、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积极参与区域合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